張惠屏老師在一開始的分享就令人感觸良多,慧屏老師提及自己在大學畢業後毅然決然直接投入業界,再重新回到學生身份的求學歷程,也許是這樣的選擇與轉折,潛移默化中成就了現在的狀態。聽著老師的分享,一邊回想自己大學迄今的求學歷程,所幸有大三一整年在業界的實習經歷,讓我知道自己想要什麼、缺少什麼,而做了進修研究所的決定。
如同實習期間收穫了許多,我想我在其中所得最珍貴的事情是體會,總會遇見某些人聽過的某些話令自己印象深刻,專業領域以外與人的相處與獲得是我更喜歡的部分。猶記第一次協助設計師發展產品時,討論過程中設計師告訴我,掌握「意、形、材、介」是做好一項產品很重要的關鍵,賦予產品意義如同給予它生命ㄧ般擁有靈魂,佐以適合的形狀與材質,考慮使用時的模式與介面,才能算真正完整了一項產品,如此輕描的幾句話概括了設計師一路以來的心路歷程,聽來簡單,做來卻很不容易。
實習的日子著實為我上了一課,深刻體認到歷練為產品賦予了不可或缺的力道,設計師們所提出的點子總是令人耳目一新,其細緻的手法將產品的生命刻劃得更為細膩,要能恰如其分運用這些細膩的表現,沒有長時間的經驗累積是難以達成的,所以每位設計師身上都有許多值得我學習的地方,也是與學校截然不同的寶貴體驗。
也許就像慧屏老師一樣,給自己一個機會浸潤在不同的文化與生活裡,彷彿唯有這樣才能找到褪變的自己,然後將生活的視野不斷拉得更遠。給自己多一點時間和空間思索未來想以什麼樣的方式生活,鼓舞去做更多的夢,也是每天都需要練習的課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