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15日 星期五

張慧屏老師 / M10410102

本學期最後一次演講邀請到富奇想使用者經驗中心的張慧屏老師,向我們分享工作經驗、設計變革以及奇想創造的品牌歷程。以前一直很喜歡奇想創造的創新模式,這次可以在演講中聽到其設計在商場上操演的過程非常的讓人興奮!

一開始講師分享在大可意念時期,設計團隊替 7-Eleven City Café 進行服務設計的案例相當有趣,便利超商在提供 City Café 服務的時候,其訴求就是要讓消費者可以方便又快速地取得現泡咖啡,然而從服務流程卻發現,多達9種大小形式的咖啡杯成為讓整個服務效率下降的的主要原因,除了咖啡杯必須要放置在有限的櫃檯空間,在店員提供服務的時候更要去判斷每個咖啡所對應的杯款浪費了不少時間,消費者可能需要等待數分鐘才能喝到咖啡。因此將杯款縮減為4種,不但大幅提升服務效率,也節省了櫃檯的置物空間。

當初講師從大可意念踏入奇想創造的環節分享令人印象深刻,奇想創造其實是延續大可意念的設計使命,但是策略和設計思維大不相同,主要是從一個提供設計服務的角色轉變成以設計思考的角度進行全面創新設計的公司。謝榮雅執行長當初移轉到奇想創造的時候毫不留戀在大可意念時期所拿下的戰績,而是訂定目標創造專屬奇想時期的豐功偉業!決心讓我相當的佩服,就像李小龍一樣,不去留戀到手的目標才能督促自己要努力往前進!

大同3C絕對是家喻戶曉的經典品牌,然而從創立初期經過了幾個世代之後,各個廠牌林立,競爭越來越激烈,要如何拉攏新一代的消費族群實為大同必須要面對的問題!奇想成為大同顧問之後參與了其店面改造計畫。擺脫其以往從成本考量的裝設思維,讓店面維持明亮,商品陳列與收納更具系統化,服務動線更加明朗流暢,廣告形式也更能抓住消費者的目光,奇想用消費者經驗去思考店面應該如何呈現,替大同這家店面打造了嶄新的風貌!

奇想也發展了標的投資的商業模式,透過跨領域的方式,用設計整合技術專利創造出破壞式創新的商品,發揮設計的主要價值,藉由設計帶動製造與科技產業!對於教育與社會領域也有貢獻,舉辦工作坊傳遞設計的價值,也曾試圖以GAIA媒合平台將需求端與創意端互相連結,建立一個不浪費創意的創意加值生態系。


最後講師提到設計5.0,台灣現在多數企業都還停在3.0組織系統創新經營的階段,在經營策略4.0階段的品牌不多,而奇想THAT和gogoro正在這個位階上努力邁進!尤其聽到奇想正在策劃新的生活服務創新窗口「牆經濟」,讓我對這個品牌更加期待,也意識到設計策略的重要,以設計思考未來,才能在百家爭鳴中一鳴驚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