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10日 星期日

張慧屏老師/D10410101

在學期的尾聲很高興聽到富奇想的張慧屏老師講述智慧居家生態系統的概念與想法,而智慧居家生態系這個想法,與今(2016)年全球最大消費性電子展CES的其中一個議題智慧健康連網裝置一樣都在談物連網(IOT)時代來臨所帶來的影響,以及如何串連起我們的生活方式。

    科學家與設計師在很早便提出了智慧居家生態這個未來的趨勢,許多的科技廠商在這個項目深耕許久,但經過了幾十年的時間,才逐漸地滲透到我們現在的生活,但始終與科幻電影裡的理想智慧居家型式還有一段距離,這讓我聯想到兩部有關的電影,一部是「創‧光速戰記」,因為網路的普及與無線傳輸技術的提升,可以將人類傳輸到數位的世界裡,並在虛擬的環境中建造出另一個自己所認為的理想世界;另一部是「絕地再生ISLAND」的場景,智慧牆面與穿戴裝置應用的呈現。而這兩部電影裡場景的設計,強調了智慧網路於產品設計面的應用與表現,仔細觀看會發現導演想像中的智慧居家系統,都是以一面乾淨的玻璃或水泥牆面透出資訊顯示為主軸,運用牆面來設計出能與人溝通的型態,也就是說智慧溝通的形式已不再是一種固定的方式,必需要透過一個平板或是手機,也許它可隨著材質環境而改變,並藉以呈現所要傳達的訊息,這樣的概念傳達出了未來的居家科技不會只是透過傳統螢幕,而可能是構成空間組成的材料來代替傳統顯示方式,像是日本電信公司DOCOMO平均以2至3年的時間,便發表一片對於未來居家智慧裝置的設計與想像的影片,裡面幾乎將的都是物連網(IOT)對生活方式的影響,透過物聯網(IOT)可以將人類帶往更好的生活願景。

    然而,LG 電視家庭娛樂公司資深副總裁暨電視產品規劃負責人 Sam Kim 最近表示:「我們始終將客廳電視為智慧家居的中心。」也就是說電視依舊是智慧居家的主軸,但我想這在未來可能不會是一個趨勢,因為電視有可能會消失取而代之的可能就只是一張薄薄的水泥顯示片,因為智慧居家的核心是一個系統,而且是一整個與生活行為相關而設計出來的,不會只是一個傳統的裝置。

    最後,張老師提到富奇想提出了一個設計發展的歷程認為「從設計 1.0 5.0,表現出來的是一種質變。」,並說明了各個階段裡設計所扮演的腳色從0.5美工、1.0外觀、2.0設計主管、3.0設計總監、4.0具有設計背景的董事成員、5.0合夥人的型態,台灣介於2.03.0之間,國外大部分品牌的公司介於3.0-4.0,而富奇想與Gogoro現在正處在於5.0的階段是台灣少見的公司型態,個人認為設計人員在公司內部的產品開發決策中參與甚少,直接主導的更少,影響力也很有限。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