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3日 星期四

鄭宗信老師 / M10410206

雖然講者一開始是念工設,但因為自創了品牌,所以主要在分享有關公司怎麼做品牌的行銷,跟我大學念的專業比較相關。但除了創業,我其實覺得或許設計人也可以懂一點行銷,雖然會有專門做行銷的人員在,但是如果懂行銷的話,設計就比較能明白為什麼這群人總是在提一些讓人翻白眼的要求,雖然有些真的是行銷人員不夠強導致的問題,但是如果設計懂行銷的話,就能以行銷可以聽得懂的話去說明為什麼可以這樣不可以那樣(雖然對方也可能不會聽),但總之合作上或許能夠比較順暢一些,也能夠發現行銷做不好的地方。
另外講者分享鐵魚的案例,為什麼一開始放鐵塊大家不要,放鐵魚大家會願意?並不是因為目標消費者不同,而是說法不同,目標消費者同樣都是柬埔寨缺鐵沒有錢的人們,只是解決方式是直白的還是是轉化的,當你放一個大鐵塊在鍋子裡自然會覺得很髒或是很怪,但是放鐵魚在裡面卻有裝飾的感覺,同時也有象徵的意涵,就像西方會包金幣或銀幣在餃子裡,吃到就是幸運的意思,但是如果只是放一個原石類的東西,本來就會覺得很怪,而且沒有賦予意義。當然做設計或廣告,視覺傳達的意涵也是一樣的,我們除了能做到好看以外,如果能將意涵更上一層的話,當然更能留在消費者的心中,我想設計除了手法的大膽與新穎外,有意涵是非常重要的。

其實我也跟講者一樣,大學本來念的完全跟設計要動手做的科系沒有那麼大的相關,也許會和設計人員接觸,但並不會做為真的去做的人,雖然在學習的過程中也感受到有趣的部分,但真的念了研究所後,對於大學時那種的徬徨和不安減少了非常多,雖然對於未來薪水工作生活等等的還是會有基本的擔心,但我覺得的確有真的來到對的地方的感覺(也許也是某部分的自我催眠),當然手上工夫跟不上人家,也有很多他人對自己、自己對自己的懷疑,有時候也覺得很難過,但總之只能練而已,我還是相信這是練得起來的,也許到達頂尖是一定的天賦,但到達前標一定也是能藉由練習達到的。當然也像講者那樣,非常想要趕快去工作,但是他念了四年,我還有兩三年的時間,我只能更努力。我還有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