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要更上一層樓,將其發揮出最大的價值,就必須將設計擺在對的位置!這次請到溫肇東講師以管理的角度和我們分享設計產業在社會中的定位,以及看看許多企業在設方面的操作,如何找尋機會,讓設計帶出競爭力。
每個人對於通用設計的詮釋和理解層面都不盡相同,one for all 以及 all for one 兩種思維,後者強調為不同人而設計,想要設計出滿足每個人胃口的產品,許多企業所因應的策略即推出機海戰術,將服務加在個別的產品上,缺乏核心,讓消費者常常不能適應;反觀前者,將設計聚焦在整個市場上,讓每個人都符合使用的資格,例如蘋果公司的設計,產品是完整整個服務的載具,用戶體驗服務設計才是核心價值所在。台灣在做設計創新的時候常常還是會有代工的思維出現,想著「裝置服務化」能為公司帶來更多的市場和改變,但是卻沒發現這樣反而容易將設計侷限在功能和技術上面,不如採用「服務裝置化」更能徹底發揮設計規劃的影響力。
設計力之於創新策略是意義層面激進式的改變,公司裡有個「意義長」能夠幫助評估產品走勢與其對於公司和市場所產生的效益顯然是非常重要的。Alessi 就有一套量化經典設計的檢核規則,商品達到一定的檢核標準後被量產不但能夠保證有一定的銷售量,而且產品生命週期也可以很穩定,甚至隨著時間而成長。未來在等待的人才強調的不只是專業能力,還要有策略性的思維,整合不同領域所帶來的刺激然後轉化成創新的能力。策略決定設計的高度,這是單從設計的角度無法達到的視野,期許在學期間可以慢慢墊起自己的高度,擴大往後設計工作時的影響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