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3日 星期二

陳勁宇老師 / M10410204

產業看重的是最後產生出的經濟價值,兩者是一體的關係,從陳勁宇老師所舉的LOGO案例中,讓我開始思考設計在產業中到底所扮演的角色是什麼?還是說其實設計這個角色根本是多餘的?設計師常常陷入表象的迷思中,我們會認為只要設計出好看的視覺去包裝一個品牌,自然會有加持的作用,產生經濟效益,我們只想把設計做好,認為設計可以影響或決定一切,當有不同的聲音覺得設計這件事好像沒那麼重要的時候,我們會生氣的批評覺得是他們不懂設計以及不尊重設計,不可否認,好的設計確實可以幫助品牌和商品加分,但是單純只靠設計是不會影響整個產業的,一個成功的品牌或是大賣的商品背後絕對不是只有設計師的功勞而已,策略規劃才是真正能對一個品牌產生影響的關鍵,這讓我想到國外知名品牌,像是nikeapple他們的設計師直接就是執行長,設計應該是被放在更高的位階去影響所謂策略的問題,設計師所擔任的角色是企業生存的角色,是幫助企業找到他未來生存的方向,不是幫他的產品改改造型做工業設計,策略做的好便是一個企業運作的重要命脈! 


近年來吹起文創風,文創產業變成是一種風潮、一種流行,許多人也紛紛投入了「創業」這個領域,據統計,台灣創業率在全球僅次於美國,但歇業率卻高居第一,這說明了台灣創業多卻活不久的事實,創業者在初期懷有美好的創業夢,但卻不了解社會,不了解自己所創立的公司價值、定位,大部份的人都只知道自己在做的是什麼(What),以及要如何執行(How),但是忽略了最重要的為什麼(Why)為什麼要做這件事,也就是品牌最重要的核心價值,在這個山寨仿冒盛行的年代,當大家開始流行複製的時候,如果自己的品牌沒有一個核心價值和同性質的競爭者做區分,進而創造出「差異化」,保有自己的獨特性,那麼很快的就會被埋沒。試著站在消費者的角度去想,產品背後的保證,並非單純只是售後服務的保證,而是消費者在看帶這個產品背後的品牌,所產生的信任感,包括他的品質、形象和價值觀等等。


演講的尾聲,陳勁宇老師也分享了自己和幾位朋友共同創立的Fandora Shop,是如何從當初別人眼中一個人的瘋子到一群人一起成為夢想家,雖然不是一開始就成功,但是透過從失敗的經驗中找到問題的癥結點,最後找到自己的優勢和定位,為插畫家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和出海口,我覺得非常勵志。會隨著時間增加的只有經驗,這讓我想起一句話是這麼說的:「Age doesn’t make you mature; experience does.」從經驗中學習、蛻變,是人生中的必修課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