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的演講是由陳勁宇─Fandora  Shop的共同創辦人,來分享他的創業歷程與觀點。一開始講者提到在創業的過程中,不斷地調整自己的觀點,也不斷地觀察客戶要的是什麼。在這當中他發現,當一個消費者在購買商品時,除了買商品本身在生活的必要性和便利性,消費者更希望透過買到的商品為自己帶來更多的價值,例如品味的表現、地位的表現,當他擁有這樣商品時,能有一加一大於二的效果。
而在經營的方面,他舉了PPAPER創辦人演講的片段做為例子;一個設計得好的Logo能為公司帶來甚麼樣的效益?旺旺集團的Logo不好看,但卻能經營得有聲有色,所以怎麼樣來規劃一個產品,並且為其行銷、整合是相當必要的。
在這一次的演講和上次的演講中,可以聽到不同職位、不同領域的人對於文創、台灣設計的看法;相同的是,兩位講者都提到台灣的設計師對於行銷方面的不足,缺乏永續的方向而無法成為經典,導致創業者倒閉的多,也提到為「設計服務」的行業是重要的,認為工作專業化的重要性。
不同的是,設計師週某種程度上帶起了工藝師和設計師的連結,其成果也漸漸的被大家看見、肯定,但我也在上一篇文中提到,擔心這只是一時的風潮,而這次的講者也有這樣的疑慮。
Fandora是一個插畫轉成商品化的平台,所以講者提到很多的商業經營方法,例如從目標客層一直到成本等等,經營者要找出一個經營的主軸,並且時時關注最新的趨勢。和設計師連線一樣,他們都關注文創、關注設計,也希望能夠服務設計者,但是Fandora多少也參與了創作者的事業,所以有更商業化的觀點,而不管將來是否要創業,這些都是很好的建議。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