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的分享令我非常驚訝與專注的聆聽,設計師與藝術家總花了很多的時間在作品製作上卻缺乏如何將這些作品商品化並且可以被販售,Fandora創辦人陳勁宇老師便是以這樣的一個概念創造了一個可以將插畫家的作品轉化成商品被販售的平台,當天他問我們未來出社會會扮演什麼角色?你現在扮演的角色真的是這麼重要嗎?是市場上需要的嗎?令我們省思了一下,而他也明確地表示,我們FANDORA就是以商業走向 。
在台灣有的人創業走向了新大陸,有的人沈船了,但這裡是一個缺乏出海口的地方,如果你連自己要的是什麼都不明確,我想消費者會更疑惑吧!因為台灣創業熱程度是全球第二,但卻是全球倒閉率最高的,這是一個弔詭的現象,如何在這競爭的市場分得一塊大餅,真的是相當的不容易。
老師在演講當天整了了滿滿的資料與影片與我們分享,令我聽得又驚喜又擔憂,其中一段影片提出了why-how-what環環相扣的商業模式,也點出了我們常有的問題:錯誤1完美主義,美學至上。
東西推出去市場,除非我們的資源超級多背後有金主可以強力宣傳,不然只會有不到17%的人用到看得到,但我們卻常常執著在這樣東西真的好看嘛?拿出去會不會被笑呀?卻沒有真正地面對消費者明確的知道他們在意的到底是哪些需求,老師說:別擔心這麼多了試著出走跨出第一步並拿出來就對了。
這天我也知道了一些有趣的網路平台背後的小故事,dropbox一開始是以一封網路信件寄給很多人,看看有需要的人多少才確定他們要如何走向,fab開始是個同志社群,airbnb 發現拍照拍得比較漂亮的住宅賣得比較好,於是他們就派人去家裡幫大家拍照了。在這個網路世代只要抓住能夠抓住主流媒體載具,作品就有機會快速竄紅,說明了在這個世代的競爭不再是技術與創新就能夠擁有優勢,更多的是他們在背後貼近人心的小巧思。
最後很喜歡老師分享的兩句話,第一品牌是什麼,當要買一個居家用品你會想到誰,會想到ikea,當你自己有什麼特質,是別人想到你就會想到什麼,這就是一個品牌的概念。
第二,一個瘋子做事會被當瘋子,一群瘋子做事大家會覺得是一件有趣的事,為了不想要被當瘋子就要找一個傻子在後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