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15日 星期五

張慧屏老師 / M10410802

     
        這次請到的老師是富奇想使用經驗總監的張慧屏老師,對於她的求學過程算是一種選擇,而這個選擇也是我曾經想要做的;到底哪個比較好我不知道,但是我知道的是學無止境,當你知道想要做什麼的時候就自然會去選擇哪個想要做的,看起來像廢話,但是卻是我自己的出來的經驗。之所以不去工作而是先讀研究所有很多的原因,其中的一條就是我在大學四年裡學了很多,除了專業的能力之外也接觸了很多的事情,但是仍然無法發現自己到底想要什麼,所以考慮再三決定再來研究所學習設計,因為我對設計還是比較喜歡的,來了研究所後通過業界前輩們的演講,和自己在學校所見所聞,越來越清晰的發現了自己想要做的事情是什麼,所以兩種選擇:先工作後求學還是先求學再工作,我覺得都有它的意義。
     
        之後講的幾個例子都是張慧屏老師在自己的職場生涯中的實際案例,有7-11便利商店的,有大同電鍋店面設計的,其中我最感興趣的部分是他們對於消費者的行為部分有做過充分的調查,這些知識是我在讀研究所才充分認識到重要性的,在這之前都不知道可以把觀察人做出如此細緻的步驟進行,並且每一個看似不經意的舉動都可以寫成有憑有據的報告來研究消費者的行為原因。這些都是只做設計遠遠不夠的,我們最終要進入社會,所以我們不能夠向學校裡的那樣一直做自己喜歡的事情,而是要從生活中的觀察開始,不論是消費者還是經營者,甚至我們自己,這些內容都是我們應該了解的。

        很多時候一些我們不注意的細節往往能夠會造成難以彌補的缺憾,比如說大同電鍋的店員因為省電關掉展燈,為了防灰塵包保鮮膜,很多事情是我們初期可能發現不了的,也是無法預料的,因為我們面對的是活生生的人,而人是一種感性的動物,99%的大腦部分都是感性處理的,所以很多我們認為理性解釋的部分還是需要先考慮感性的部分,這也是為什麼city cafe的咖啡機能夠設計成功的原因,搞清楚了為什麼再去做設計才是真正的好設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