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5日 星期二

曹訓誌老師 / M10410302

一直以來對於物聯網都抱持觀望與懷疑的態度,真的需要那麼多資訊嗎?甚麼都連上網那豈不連我今天的底褲是甚麼花色都攤在陽光下?物件與物件間的通訊與訊息的傳遞紀錄會不會形成另外生活上的壓力?這些東西若是必需品,那為何除了手機、手錶、手環之外還不是那麼常見?真的那麼多人需要這種技術嗎?這些都是從這個詞彙出現在媒體以來的疑惑,但其實背後真正的商機就是每個人底褲的花色這得之不易的隱私資訊。

老師提到不少公司,例如谷歌公司,不是我們表面看到的這副手機平台供應商、搜尋引擎這麼簡單,其實他是巨大的情報蒐集單位,專門賺吸引眼球的廣告費用的大公司;鴻海也非代工廠這麼簡單,實為金融投資的公司;而老師所在的華碩也非平常以為是大公司的型態,其實是分成好幾間公司整合起來的中小企業,讓我們一窺冰山一角之下不常見的另一面。

此次演講得以一窺商場上的不同經營模式、策略聯盟、與部分公司真正的目的,除了了解IOT目前發展的狀態,也知曉商場上因為某些先驅早已進駐站穩而無法跨刀參加的領域,如醫療器材領域,或是國與國間因為利益競爭而興起的挖角、技術學習從而在國際爭取諸如高鐵標案、手機與硬體技術生產上的領先等商業手法,收穫豐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