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12日 星期二

張慧屏老師/M10410111

這學期的最後一堂講座請到富奇想使用者經驗中心的張慧屏老師來為我們介紹智慧居家生態系統的影響與概念,也為我們帶來許多它職場的經歷與設計範例。一開始老師介紹的7-11 City Café的案例我覺得非常有趣,在便利商店的消費者都是以短時間消費為主,在City Café開啟後,人們可以買到剛做好熱騰騰的咖啡,但是這一杯咖啡會讓後面排隊的人多等23分鐘,這樣的問題會讓整個服務流程打折,而張慧屏老師的團隊在經過多次觀察與訪談中,發現原來咖啡杯的種類是主要因素之一,在製作咖啡時店員要將9種杯種搭配的飲料背起來,而在更換時也需要時間,引此將杯種減少成四種,可以節省許多等待的時間,另外,每家便利商店的室內規劃都不同,因此結帳櫃台尺寸也不一樣,當一家店要移動,櫃台只能丟掉,再去製作一個適合的櫃子,因此櫃體尺寸統一也能減少成本與時間,而且這樣一來每家店的櫃體都可以通用,這樣的系統改善不只是設計櫃子這麼簡單,還需要有系統觀念、服務設計、行銷經驗才有辦法將每個環節相扣。


另外一個例子是大同3C的店面改善計畫,大同是一家有年代與地位的經典公司,他們大部分的客人都是家庭與年紀較長的族群,可以看到在商場布置上常以紅色海報貼在冰箱上做宣傳,而室內也有許多多餘的裝飾很老舊的擺設,而也會因為省電在早上開店期間將等關掉,在雨天時將接近室外的商品包起來,讓消費者在購物過程中感到不安,或是不易找到喜歡的商品。張慧屏老師將整個品牌形象簡化成現代感的設計,將室內布置得更明亮、在當期主打商品後方加上大張廣告並打上燈光,讓消費者能夠在乾淨請處的空間中尋找自己喜歡的商品,老師也指出,原本店面是以成本為考量,應該要把目標放在考慮消費者的需求和習慣,才能帶來客源,將品牌價值提高。



最後老師提出工業0.55.0的發展過程,從早期注重技法的美工(0.5),到產品優化設計師(1.0),接下來結合使用者需求、策略與趨勢分析的設計經理(2.0),在到注重品牌價值、系統與創新的設計總監(3.0),接著是經營策略的董事會執行長(4.0),最後到有投資概念與價值的設計合夥人(5.0),這是一連串的產業進化旅程,而台灣的進度在2.0~3.0之間,因此我們在思考創新、使用者需求與品牌價值時也應該注重經營的策略,這樣才能幫自己在未來的戰場上比別人更先前進一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