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的演講者是溫肇東老師,作為政治大學科技管理與智慧財產研究所的教授,他的演講風格也體現的嚴謹平穩,更多時候他以舉例說明來讓我們了解現在社會中的設計創業家應該以何種姿態呈現。
        首先從英國文化協會舉辦的IYCE「國際青年創意創業家大獎」說起,裡面的參賽者由25~35歲三年工作經驗者組成。而溫肇東老師作為協辦方參與了其中,將每年的台灣得獎者訊息與我們分享,指出了每個得獎者獲獎後續的創業之路是如何進行的,而結合現在的設計背景,我們發現這些能夠成功脫穎而出的設計師都非常稀少,每年有一萬多設計相關學系的學生從學校畢業,但是創業成功並堅持的公司不到百分之十,這些現實擺在身為設計者的我們面前值得深思。
        很多時候我們參考那些成功存活的設計大公司就會發現,他們對未來的設計趨勢分析做的非常到位,以蘋果的產品來說,他們通過改變使用者的使用行為來成功製造出一批死忠粉絲,通過30年為一個階段進行。而諸如此來的如Alessi、Formula等則是通過量化經典設計的產品來是的產品週期能夠最大化的延續下去,就如老師說的一個好的品牌公司應該要有一兩件經典的作品來維持運作,這樣才能夠繼續平穩的走下去。
        而反觀其他地區的設計趨勢同時值得借鑑,如大陸地區的產品設計行業競爭激烈,太多的設計公司在其中,是的很多設計公司開始轉戰服務設計,這種跨界跨業的模式給予現在的設計公司更多的選擇機會,但同時也會造成與現有廣告媒體公司的競爭加劇。如何險中求勝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而不同的設計很多時候需要一個政府的支持去推動,這樣才能夠讓設計能夠有一個良好的土壤來茁壯成長,比如英國的腳踏車推廣,給腳踏車使用者專用的車道,並且有明確的腳踏車道路指示牌,這些都是的普羅大眾開始關注到腳踏車這個健康環保的交通工具,這個時候在設計腳踏車的相關產品就能夠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諸如此類的例子還有很多,比如哥本哈根的鼓勵腳踏車活動等等。這些例子都告訴我們政策的推行重要性。
        最後老師要我們思考四件事情,「原創的價值、設計的意義、感動消費者和市場影響力」。這些都是我們進入社會要創業時應該想清楚的事情。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