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宗信老師以「時間不夠,那不如來創業吧」替本次演講揭開了序幕,當我們從學校進入職場後,對於業界很多事情都不了解,因此大部份時間都花在做熟悉工作的事物上,但如同鄭老師提到的一句話,我們人生中能有幾個十年,若有心要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時間上是根本不足的,加上層出不窮的加班過勞案例,讓我們在尚未進入職場前,就不禁思考自身未來該如何在公司發揮出自身能力,基於上述種種描述,創業或許是一種從中解套的做法,在過往觀念裡會想說晚點上班就意味要晚點下班,但以鄭老師自己創業的例子來說,為了準備當天下午的演講,上午就選擇不進公司,若是一般公司的員工,應該很難擁有如此彈性的上班時間吧,為了能擁有如此彈性的工作時間,其背後必定是有一套方法來支持。
所謂失敗為成功之母,鄭老師的創業過程也不是一路都很順遂,在創業初期曾因為沒有掌握到業主的實際需求而花費了不符合成本效益的資源在一個專案,不過正是因為這次的經驗,讓創業團隊瞭解到如何有效地在各個專案中投入合適的人力,並從接案的過程中找到公司拿手處理的案子,進而讓公司得以獲利。
在演講中我也從香港著名刀具店休業的例子,學到了解目標族群的重要性,站在設計師的角度,我們常常以自身的判斷來決定產品的使用族群,但如同鄭老師所言,隨著產業結構的改變,現在很多的產品根本不是由使用者本身購買,而是經由公司內部的採購部門採買,在這樣的採購體系之下,品質常常被放到價位與品牌之後才被重視,在這樣的環境之下,勢必也要讓設計師重新審視設計流程上的改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