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28日 星期一

曹訓誌老師 / M10410101


        在演講一開始曹訓誌老師介紹了近幾年IoT的產業現狀與概況,深入淺出地帶我們認識了IoT這個領域,這幾年IoT之所以會變得如此熱門是因為ip處理等等已非問題,其二是由於硬體價格下降,才形成現今之盛況。

        印象深刻的是在老師談論到IoT的概念是從監測開始,加上控制,再來是最佳化,最後走向全面系統自動化,以及marketing對於IoT的重要性,之所以一定要談marketing是因為IoT必須是一個完整的系統,且常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所以要生存下去的方式就是要有人願意花錢、有人買單,IoT需要真正的商業化。

        而談到產值,曹老師也提到smart home的產值其實是非常的低,即便有許多大公司紛紛投注研究,但始終未被廣泛的應用,像smart home這樣的產品通常能賣出的非常少,且需要非常多開發成本。另外,wearable的問題則是有許多東西做出來後沒有適當的使用時機,或是某些沒辦法做,比如說牽涉到醫療法規等問題的產品。health care醫療相關產業最適合,此領域有非常大的商機。

        介紹完了IoT在各領域之發展後,曹訓誌老師轉由介紹正投入研究IoT的公司,首先是小米,特別的是小米是一個野心非常大的公司,早期是電商,專注於系統開發研究,因此原本就有基本架構與優勢,有大量使用者習慣使用它的介面軟體,因而想開發便宜的載具與平台,小米手機就此誕生,cpu module都是小米自己開發製作,他們的經營方式是投資了一百家開發小公司,用別人的力量別人的錢建立起自己的王國。第二是騰訊,騰訊公司旗下有微信與QQ,所以他們抓住優勢,不同於其他公司,他們由人的角度去切入發展。再來是Microsoft,從一家很硬的公司突然變得很軟,意思是由封閉轉為開放,因為換了執行長,所以微軟在短短三個月到半年就徹底改變,IoT賺錢的方式不是靠系統,因此有許多公司都釋出自己開發的系統,當然微軟也不例外,將系統開放,任何裝置系統都能使用不管是iOSandroid等等,已經變成一個total solution給大家使用。接下來是Amazon,其實Amazon最賺錢的是他的雲端系統,其價值主張是讓客人拿到最便宜的東西,因此平台就是Amazon最專精的領域,從本業出發吃下IoT這塊。

        後半段曹老師談論IoT年代下的一些疑點與機會,近年來行動裝置越來越普遍,硬體變得不值錢,而軟體抬頭,麻煩的是什麼都成了系統,UX需要考慮的事情越來越多,設計不只要跨平台甚至要跨系統,但剛開始大家都不知道要做什麼、該如何做測試、這些看得到摸不到的數據,因此也許能利用IoT所蒐集到的資料,這些big data去分析了解其中可以做的事。比如說smart agent,預估在2022年會有500個互聯產品裝置在一個家中,世界變得太複雜,所以我們需要一個管理的智慧系統,這是非常大的挑戰與困難度極高的,目前也有許多大公司著手鑽研。但要找到對的族群去做user study,找到insight這些設計才會有用。千禧年世代,年齡大約是25-35歲,在數位環境中長大,因此對於數位產品的接受度較高,若要推相關產品也是由此世代下手會比較快,曹老師建議相關的user study也能focus在這一群人。

        聽完曹訓誌老師的演講,我覺得IoT時代下,設計師所要面對的挑戰會更加艱巨,但也會因為科技的發展帶來非常多的可能性,這個世界會變得複雜也會變得有趣,在這不斷變動的世界趨勢中,抓到對的機會點,記住IoT是系統思維,勇敢的跨界,並將設計轉換為工具,抱持開放的心來迎接創造新的世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