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聽了很多創業有成的講座,也獲得了很多的總結。不過還是覺得陳老師的講座是為數不多讓我覺得很有趣的。可能是年齡相近,共同話題也比較多,開始的幾個問題都值得讓人深思,作為一個設計人,或者說一個設計系的學生,做了那麼多的設計作品,也學了那麼多表達設計的方法和技巧,但是真的在社會中的時候我們的價值能夠體現多少?對這個社會的貢獻能夠有多少一直是我覺得很重要的一個評定方式,而作為一個設計人所學習的知識內容一致讓我有種無力感,也許我們想的出很好的概念想法,或者說能夠有套看似很棒的企劃案,但是最終實施的時候總有很多技術層面不能夠顧及,很容易成為一個出張嘴的人,這是第一個感觸點。
        陳勁宇老師在業界的實踐經驗告訴我們很多時候作為一個設計公司做出來的產品往往不能夠決定一個企業或者商店經營成功與否,這不的不說是一件讓設計者該好好反省的一點,引用旺旺集團的logo和巷間咖啡廳的logo比較,我們發現在視覺識別並無優勢的旺旺集團確實活得最好的而另一個卻面臨關門的結果。是不是我們做設計的人太沈迷於自己的「完美設計」而忽略了最基本的人們的消費心理?會不是在一開始的時候我們就選擇了不好的那條路而不自知。這是我的第二個感觸點。
        再來是作為一個要想成為一個成功的創業公司首先需要評估自己的創業風險是多少,在台灣創業失敗率穩居全球排名前列的情況下,如何做足資料避免大船沈沒時間很重要的環節。這就需要在弄清楚我們的目標族群,價值主張,通路,顧客關係,收益流,關係資源,關鍵活動,關鍵合作夥伴和成本結構。在這其中就需要作出很多的取捨,比如避免所謂的完美主義,美學至上。這是第三個感觸點。
        最後感謝陳勁宇老師給我個人的建議,在創建一個網絡分享平台的時候確定一開始的目標很重要,並且要堅定不移的執行下去,千萬不要分散目標,只有堅持一個核心的原則才能夠讓這個平台持續走下去。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