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一名女性設計師,從設計師到創業家,並到世界各國參展,面對非母語陌生的環境要當場自我推銷產品,還要考量商業利益能立即將產品報價給客戶,聽到這裡使我覺得很驚訝!因為這些都不是一般設計師擅長的事,但駱毓芬老師非常清楚自己的優勢在哪裡,並且懂得善用它,「積極」和「勇敢」是我在駱毓芬老師的談話中所看見的,雖然沒有留學的經驗,但駱老師在面對自己所不熟悉的事物上,並不選擇直接放棄,而是隨時給自己不斷重新學習的機會,邊看邊學吸取經驗,雖然前進的步伐比起別人可能會稍微緩慢,但是靠著一步一腳印的態度,學到的一定更多,而且是別人奪不走的。
在一次意料之外的豪宅計劃的案子中,使駱毓芬老師思考產品應該要自己的文化特色,豪宅裡住的一定是金字塔最頂端的人,他們不希望自己的家在其他國家也能找到一樣的,所以反而更重視當地的文化特色,聽到這個例子我覺得非常有趣,因為我覺得自己國家的文化可能對自己國家的人比較沒有吸引力,好比外國人會來台灣購買翠玉白菜,而我們到法國會買巴黎鐵塔週邊商品,原本自己國家的人反而很少會買這些,老是覺得外國的月亮比較圓,但是當我們一昧的希望能更國際化,只是刻意去做西方特色的設計,反而忽略了自己的在地優勢,自己的文化特色才是不易被取代的,這次的經驗也成為駱毓芬老師發展竹編設計的基石,發現和臨近的東南亞國家產的竹相比,台灣竹最大的特色就是充滿韌性,利於彎曲,因此將其進行工藝和設計的創作,除了能代表台灣,不易被取代,展現屬於自己的價值。
今天,駱毓芬老師從設計之外的策略說起,談到畢業後就投入3C產業很長一段時間,一直到轉身投入文創品牌、歷經創業觸礁之後的生涯轉向,雖然有過失敗的經驗,但從駱老師的談話過程中,可以發現她在面對每件事的抉擇上都會經過仔細的分析後,規劃好策略,先找到自己所擅長的,使之成為自己的優勢,懂得為自己創造機會,才能被看見,這讓我突然領悟,原來在「了解自己」才是所有事物的起點,雖然我還處於探索階段,對於畢業後要做什麼感到迷惘,但我希望透過每次的經歷去學習,一層一層地蛻變,一定能更幫助我尋找和認識自己,走向自己所期待的未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