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16日 星期一

駱毓芬老師/D10410801


駱毓芬老師今天給我們分享了她的經歷。從設計展到商展、從3c到文創產業、從製造業到觀光業、從對個人到對政府機構、從設計師到創業家。她告訴我們要在開始選擇的時候要選擇自己擅長的部分,善用自己的優勢也不侷限於技術技能的優勢,也可以是環境策略。所以她就選擇了自己的環境優勢-台灣的竹作為原料材質來設計文創產品。



她今天說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要運用別人的手和腦。她也介紹給我們,不斷升級設計師自己的能力才能創造自己的機會,才能一直前進。不斷平衡商業考量與自己價值的一個衡量,才能一直前進。她也給我們介紹了很多她的設計實例。品研2013年做的Tutu stool椅子、2011年的汝玉板凳都讓我印象深刻。




(From: http://pinyen-creative.com.tw/)

竹編和竹質都精湛工藝都讓人嘆為觀止。也展示了她後來做的一些project的一流工藝水準。她也在不斷的學習過程中,也在設計中學到了竹烤的一些工藝。相信她在她工作經歷中學到的更多的是策略。



在品牌化 的過程,團隊需要有物件、設計師、工藝家、經理人、策展人、設計服務業務人才、師徒傳承、業務研究一起整合,物件也需要經過市場評估、商場評估還有通路, 才能促成有效的工藝鏈的生態。所以在品牌成長的時候需要配備這些因素才能讓品牌發展。一樣這是需要一個過程的,人才和物件是首要的一樣的重要的,其次是增加場域的連結,最後達到品牌的架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