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3日 星期二

陳勁宇老師 / M10410104

陳勁宇老師來自Fandora Shop創業文創公司,分享Fandora Shop從創業初期到現在的發展歷程,過程中他們是如何找到自己的定位,又是怎麼從眾多文創競爭中,取得屹立不搖的位子。
首先,陳勁宇老師提了個問題,什麼是設計師在世界上的定位?每個產業是否真的需要設計師?有了設計之後,真的有替產業帶來相當的經濟效益嗎?而接下來,陳勁宇老師分享的TED演講中為我們解答:包益民設計師提出,設計師除了設計以外,也需要了解在產業已及公司的其他事項,單純設計一個LOGO是沒辦法幫助產業的。
另外陳勁宇老師也提了另個疑問,在文創產業裡,只有文創商品本身重要嗎?臺灣的文創產品,又有什麼是需要改善的呢?文創,基本上包含了:文本、體驗、周邊商品,而其實文創在臺灣,最缺乏的關鍵就是「出口」,我們有好的文創力,但是找不到合適的曝光和出口,為我們帶來更多的益處。所以,在這樣的市場現況下,Fandora Shop挺身而出,扮演臺灣文創產業的出海口。
在創業初期,陳勁宇老師提供了一個思考法,讓有心想創業的我們,可以透過這個思考法,來確立創業公司的理念及方向:WhyHowWhat,理念:我們想透過設計為世界帶來什麼?→要如何達到我們的目標?→什麼產品可以有這樣的效果?如此一來,不會為了設計產品而設計,而是為了理念而設計。再來,「擁有全局的思考」也是陳勁宇老師特別強調的創業技巧,這樣才能在創業之後,存活下來。除了要思考產品種類以外,還要思考行銷、物流、生產、法律等等,因為唯有這樣周全、細膩的思考脈絡,才能帶來更多的成長。
除了該要加強的創業技巧外,陳勁宇老師也提到,我們該避免的錯誤。首先「完美主義,美學至上」,這是設計系學生的通病,每個人可能都有著這樣的想法,設計完成度要100%才能開始創業,但其實並不是如此。矽谷近年潮流「LEAN精實」就是新創公司值得借鏡的概念,精實的想法是就BuildMeasureLearn然後不斷的循環,目的就是透過「快速構築一個可使用的概念模型」→「丟到市場裡去收集大家的回饋」→「從中獲得該修正的缺陷」這樣不斷的循環,加快產品進入市場的速度。

從陳勁宇老師的分享中,收穫最多就是關於「文創創業」這一部分,不僅看到Fandora Shop的成長過程,也了解到各種在創業時,該注意的重點、該小心的錯誤,Fandora Shop就是繽紛生活的提供者,他們為插畫文創打造了一個出口,透過不斷的成長和碰撞,修正公司的理念及目標,為文創打造一個更完美的生態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