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幹瑉老師是臺灣設計師連線的執行統籌,他參與策展的臺灣設計師周已經走過了9個年頭。起初我對設計周的瞭解來源於李根在老師的視覺形象設計,我在網路上曾看到過三屆設計周的平面設計。在這次分享中我得知,臺灣設計師周邱幹瑉老師只是他參與的其中一個專案,而且是無政府資助的自營展覽。邱幹瑉老師的主要工作方向是做設計師的“經紀人”,把臺灣的設計推向世界。
在老師的演講中,他反復提到設計風格這個詞。在他的國際參展經歷中,展出的作品都帶有比較鮮明的文化個性。比如北歐,比如日本,比如歐洲。對於臺灣的產品設計本身,邱幹瑉老師有自信與國際水準比較,但是在設計風格上,臺灣依然遜色於那些傳統設計強國。
亞洲的設計,特別是日本以外的設計,都沒有特別長的發展歷史。設計風格的形成是無法刻意為之的,也不是通過政府扶持就能挖掘得到的。以臺灣設計目前的發展速度來看已經在很短的時間內走上了國際化的水準,而風格的形成是一個自我生長的過程,是社會與設計師互動的結果,不是出一個大師就能解決的問題。需要設計師的努力,需要社會的努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