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設計師週海外展始於2012 Design Tide Tokyo,強調如何做設計的行銷,如何解決問題。以2014,DMY,Berlin、FLOW IN CITY等等設計展覽為例,提出設計在城市裡互動和凝聚,以及台灣設計要保持朝國際發展的趨勢。
他把自己的角色定義為服務設計師,以2014,DDays,Merci shop,Paris 、DDays,Taiwan Design Tigers等為例,提出怎樣更好把設計推廣到國外,溝通、合作時必備的專業素質。強調設計生態鏈中,專業的分工很重要,告訴大家踏實做好當下的任務和工作。
介紹米蘭設計師週,對於生活價值產業的關注。感受自由自在的設計氛圍。其中當代珠寶設計,義大利大理石品牌,陶瓷品牌等等,以及食物設計,改變大家對食物的認知和想法。國外很多作品在展現作品本身的同時也注重研發過程,譬如陶瓷作品。同時國外的展品更傾向於讓你的產品說故事,常不會附帶展品介紹說明書。這些分享不單只是讓我瞭解到設計師週到底在做什麼,也了解到更多以前不會去在意的問題,最後很感謝邱乾珉老師的分享。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