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非常有幸可以聽到邱乾珉老師分享這幾年來在台灣設計師週策畫的歷程和對於設計群落的想法,對於剛看完設計師週的我來說,又多了不同面向的了解,滿滿收穫了對台灣設計現況的了解。
老師一開始就拋出問題讓大家思考,什麼是台灣設計?最具代表性的台灣設計作品和設計師有哪些?究竟台灣的設計風格是怎麼樣的?這其實真要認真回答並不太困難,但是並無法讓人在第一時間讓人立刻聯想到,老師提到背後原因是台灣的設計師並不太擅於行銷自己,而且產業的導向偏向產出生命週期不長的消費性設計,往往會隨著而時間消逝。另外基於東方人內斂的民族性,相較於西方設計師,設計完成後,台灣設計師常常是隱身在產品之後的,設計師本身是被人忽略的,並不容易被記的。這是非常值得我們思考的台灣設計現況。
因此,邱乾珉老師將自己定位成設計師的服務者,用設計師週這個平台集結台灣的設計師,讓大家可以有一個被看見的平台與機會,也促成了不同領域設計師的交流,更重要的是拉近了設計和一般民眾的距離,讓設計師週並非是一個單一展覽,而是透過設計師週讓整個城市充滿設計的氛圍,讓設計融入市民的生活中。經過邱乾珉老師的努力,一點一滴的建構出台灣設計的舞台,台灣設計師週也漸漸的在國際被看見。 聽著老師這麼努力的推著台灣的設計,我也被老師的熱情所感染,期許自己也能在設計的路上繼續努力,並記得老師今天所說過的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