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18日 星期日

邱亁珉老師 / M10410109

突破框架,台灣設計師都的緣起、歷程與願景,試著認識台灣設計師周籌辦團隊中的大小事情,邱老師在畢業後進入到籌辦團隊中,一心一意推廣台灣的設計到世界的舞台上。但是,大部分的在台的設計師畢業後為了要謀取一份穩定且優渥的工作,這個部分是台灣對於設計產業的歧視與偏見使然。
台灣的設計產業中,多依附在其他產業,精密加工業、消費性電子產業、科技業,設計服務業。各個產業都為in-house的模式,因此大部分的主導者都以電子及機構部門的人員為主,甚至在學生的經驗中,設計從業人員還會被工程背景的工程師歧視。
邱老師的方法為轉型成服務設計師,替台灣個人設計者提供作品展示的舞台,提供台灣的設計思維及促進整個設計產業的發展,將這兩樣推廣到世界各地的設計展覽中,這值得我們來效仿他們的精神,無私奉獻的精神。
這幾年的設計師週中,是個讓不同設計領域交流的聖地,透過讓平面設計師與展場設計師交流,創造出不同的效果等等,進而提升台灣的設計文化。
最後老師介紹到Yii設計加工藝的國家案子,讓設計的思維加注到工藝中,最後再透過國際展覽推廣到世界各地,例如案例中的南投竹山的金屬竹編椅的方式,台灣竹藝與台灣設計透過Yii的平台雙雙地結合一起。

最後,雖然我並非在設計產業工作,但我卻是設計的科班生。在前輩們費盡苦心推廣設計的美好的同時,身為後輩的我們,要努力讓其他背景的專家們看見設計的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