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4日 星期日

吳東隆老師 / M10410109

講者本身就聽過,曾看過講者個東京設計電報部落格,了解關於日本建築、當地設計小店等等訊息。
設計是一連串的遇到問題與解決問題的故事,故事就是為了吸引聽者來編出來的,我認為這種方式也能解是東龍老師的設計哲學,「從生活看設計」。東龍老師將設計變成無法克制的好奇心,這就如美國知名電視網Discovery的宗旨「curiosity」,無法限制自己的求知慾,想了解這個世界更多。我想東龍老師的想法跟Discovery的創辦人之間相去不遠,把標準訂高,讓自己的求知慾能帶動自己前進。
東京設計第五本書,東龍老師將閱讀、旅行與思考放入書本中,雖然沒看過老師出的書籍,但從部落格看得出來本身對於日本文化的深刻了解,也從演講中聽到為了要更了解日本設計背後的日本文化,因此學習日文。這個部分我能深刻了解,只有學習日文,才能從語言中了解日本人的禮節、談吐與生活智慧。
老師介紹的東京車站旅館,當時的我只有匆匆的經過東京車站,前往皇居,並沒有好好地走走這個百年車站,是真得有些可惜。從車站的小細節,例如VIP門前的小空間、防止門碰撞的五金件、不會覺得冷清的夜晚自助餐與乘車處的遮雨棚,這些細節真的表現出日本人的「おもてなし,悉心款待之意

再者,日本郵便局所改建的「KITTE キッテ」,不就是為了防止歷史建築被破壞,所以讓新舊融合的方式保存建築,但是有別於台灣的文創聚落是以百貨公司或者商場為主,KITTE中還有展覽東大歷史文物的廣大無料展區,這不就是驅動我們的好奇心,來計畫一場東京設計之旅嗎?


今年六月,我曾去日本自由行半個月,但我是以文化為主的東京文化之旅。慢慢地旅行,慢慢地品嘗異國的文化,此方式與東龍老師的方法可能相去不遠,但是,透過老師的介紹,看來可以再計畫一場東京設計之旅。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