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吳東龍老師近兩個多小時的分享,讓我感到十分物超所值,我之所以會這麼說,主要是因為老師以自身畢業後一路走來的經驗,點出了許多值得提早去思考或是過去曾忽略的議題,我想這就是身為學生幸福的地方,業界前輩會透過各種形式無私地提供我們進步的能量,第二個值回票價的地方在於老師單單透過文字與簡報的敘述,就讓我在省下了機票與飛行時間的同時還能有彷彿實際身處在日本的感覺。
            在老師的經驗談中,我對三段話留下了特別深刻的印象,第一句就是「養成
”多看” 的習慣,才能感受 ”好” 的程度」,我認為這裡的”看”不單指的是視覺上的觀看,也涵蓋了我們對於生活的體驗,讓自己多去觀察生活周遭正在發生的事,不要讓自己的視野一不小心被極少數事物給侷限了,而 ”好” 的定義更應該是由自己,在經過謹慎且全面的思考與比較後所決定的結果。
            令我印象深刻的第二段話則是「你可以抵抗現實到什麼程度,證明自己為何等級的設計師」,我想透過這段話吳東龍老師也再次呼應了在演講前半段所提及的設計師必備的條件,分別是「好奇心」、「高標準」、「跨領域」,讓我們在還沒正式踏入業界前,就能先以業界的標準來檢視自己,這使我覺得這一場演講除了是經驗分享外,更像是前輩對於後輩的勉勵,期許我們在未來都能夠有更好的表現。
            最後一段話也是設計師在尾聲時所分享的內容,「我們不一定要成為設計師,但卻可以過著有設計的生活」,當下聽到這句話時,其實內心頗有感觸,因為在這樣的假設之下,其實代表著設計的影響力已經能融入至日常生活中的每個角落,而這對於身處設計圈的我們而言,應該也算是達成了一大成就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