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有幸聽到東喜設計創辦人吳東龍老師的演講,越聽越是引人入勝,從一開始出社會的起頭被老闆問到你是不是只懂設計,引發出的不是埋怨,而是感到寶貴,並把這些批評視為珍寶,轉換為動力學習更多方的領域,從設計別人的書冊到出版自己的書,將設計與旅遊分享給更多的人,在旅行中激發更多的靈感,與更多生活的體驗。
曾聽過許許多多的講座,但覺得這次東龍老師帶給我們的,不僅僅只是經驗,而有更多的是生活的細節與巧思,在述說東京這塊土地時,所帶來的不僅僅是日本設計的文化,我能想像到的是更多在這塊土地上生存的人們,對設計抱有的細膩,希望製造出怎樣的氣氛,讓旅客到達這片土地時所引發的感受,東龍老師把這樣的巧思也一併的包裝進了他的書冊裡,不管是對這本書外觀的堅持,還是為了要把最好的效果帶給讀者,就算麻煩也要找出最適合的裝禎方式,不惜成本也要用插圖這樣的思想,活出了這本書的價值。
在不知不覺中,東京成了一個非常吸引人的地方,從市集到空間,每個地方都將日本文化發揮的淋漓盡致,尤其在東龍老師說起天然化妝品「北麓草水」這個品牌的時候,對日本深感佩服,作地在靠近富士北麓,海拔標高1,000公尺的工廠,使用天然雪水與日本國產植物原料精製的保養品,讓我印象非常深刻,連代表日本的富士山都能在化妝品品牌中大展風範。
在演講的最後東龍老師說了幾個人生經歷:「一、我們不必然都要成為設計師,卻都可以再設計裡學習到很多東西。二、精神富足,作品才會豐富。三、讓人感受到你的專業。」讓我有更多體悟,覺得在設計的過程中,體驗生活是你精神富足的養分,而表現出的專業是你從內而外的態度,最後你培養出的是一個飽滿而健康的設計,而在這樣的過程中我們要不斷吸收新的養分並淘汰老化思想,才能有更長的格局。有機會我也希望去東京體驗生活!
課堂演講筆記:
試著把標準變高,從論文開始,成果通常都是實際的八九折,考進了國防役在故宮博物院當兵,在故宮裡接觸很多中華文化,多看很多事情會不一樣,「如果你到一間餐廳要點最貴的來吃。」吃了最好才知道怎麼好的程度在哪,在第一個老闆問他:「你是不是只懂設計」在職場中有人點出你的缺點是非常寶貴的,善意的批評很重要,一開始就有涉略出版相關,從東京開始,從經典,蝴蝶椅、龜甲萬、光系列、任天堂,日本在亞洲的設計是比較成熟的、比較內涵的,自己創業維生,從出版開始做設計,第三本才是自己的書,東喜設計就是自己的工作室,跟設計和旅行有很多的關係,旅途中產生很多靈感,刺激很多經驗,前兩年開始在地下連雲開始一系列活動和展覽,跟舉牌小人、22design...等,還會參加一些品牌形象的活動,行銷的活動參與,會接觸到很多公司,遇到很多好的公司、不好的公司,好的人和不好的人,專業與不專業,「小宅革命」,跟Burberry的活動,在大熱天穿風衣在戶外拍照,在活動中看到很多專業攝影師的拍攝手法,「創業養分」閱讀、旅行、思考,透過閱讀可以把事情系統化,思考是一個可以看到更多觀點...謀定而後動,老成以後就開始多思考,在花比較少時間行動,在終身職業上有三個面向:喜歡、擅長、對眾人有益,這三個交集越多就可以做更久,100的東京大人味發見,第五本書,為什麼一直寫東京呢?因為東京在現在每年都在改變與更新,要怎麼要去定位他?封面用插畫家mitaya,一開始不知道該如何使用這個圖,出版的時限到了就是要完成,因為不是一個人,是整個出版圈,為什麼要用大人這個主題呢?每一本書都是個人的紀錄與觀察,少年老成:深思熟慮,把一本書當成一個產品來賣,從設計的景點開始,把一個量匯集成一本書,設計東京、設計東京2.0(深度、在東京生活半年,去了解語言,去深度了解這裏的文化)設計是自己掌握是很開心的,2.0是類型去分類,把東京想像成一個shopping mall,卻讓你了解東京,第三本「吳東龍的東京設計生活」尋找一種不同觀看東京的方式,直接用文字去表現,從生活去觀察,在喧鬧的城市裡尋找安靜觀看的角落,在東京發掘,故事不是自己的無法表達一個情感,去拜訪櫻井先生的家,世田谷觀看全景很像模型,旅館很美,想成為永久的訪客,把環境容易下雨變成一個建築物的美,轉換成氣氛,覺得設計師要為自己的作品說話,他們自備的貼紙覺得會影響觀感,自己設計79折貼紙,專屬的貼紙~做贈品:用了一個設計地圖,增加活動與曝光度,要做很多工~自己貼貼紙,在工作上面沒有一定的規則,你想把東西做好是可以自己掌握的,簽書...在三千本書,還有sop...協助簽名的工作第四本書,還是東京「東京設計誌01」Tokyo never end。
最寶貴的是經驗,但是還是希望未來老了不要只剩經驗,還是有前瞻性,花錢請插畫家畫內容,讓內容豐富,雖然成本很高,一直在思考別人做不到的事情,才會有獨特性。回到最近的這本書「100的東京大人味發見」每次去旅行不要看表面的東西,大人的角度,看事情看深度、廣度、態度,2012年設計扮演什麼角色,我們是不是照這樣的曲線進行,設計商店、主題的店:生活小物、選品店,代代木:一個一個貨櫃的店家,你在生活上面打造一個環境,主題旅行社,主題書店,100尺會穿的衣服,2012 today special 一個生活店分類:食、居、衣,能夠在生活中感受到幸福的,發現每天的特別之處,用手寫字帶入生活,土放在桌子上等,吃:不用花大錢卻可以感受生活,植物:器皿的呈現,讓你有更多生活的提案,封面雜誌:可以買理想生活的店。從2012到2015年,店面的擺設有新的改變。美國西岸的精品咖啡:Blue Bottle(第三波精緻咖啡),被稱為咖啡界的蘋果,因為很重視設計,精緻化,到東京後(亞洲只有東京有)更加細緻,更有營造氣氛。不只是賣咖啡也是生活的感受,手沖咖啡。去觀察等候客人的時刻,表現出非常專業,賣豆子是48小時內烘培。在2020年奧運開始前,這五年有許多大型企劃,大昌旅館就必須拆除,38000坪的藝術,高級住宿的地方,在床邊放鶴跟龜:代表長壽。看到更多不同東京的面貌,東京車站、301號館(紅磚瓦英式建築),KITTE 有新的有舊的,郵票、來的雙關語,直線水平的不斷重複,遠看看近看感覺不一樣,三角廣場,是新與舊的融合,歷史日本品牌,「中川政七」品牌活化,「北麓草水」化妝品富士山底下種很多化妝品用的植物製作化妝品,東京大學免費參觀的模型博物館,法式餐廳真的非常漂亮,高級餐廳中午的菜點比較便宜,東京車站旅館:1912年跟車站一起開幕,從新修復與打造,地震、二戰一直摧毀,耗費很多精力去恢復原狀,長廊中的紅燈是電梯的地方,日本人擅長隱喻,長廊展示100年車站的歷史照片與紀錄。空間介紹:La Lagu 日本不太會有複製這樣的事情,所以妳可以期待更多不一樣的變化,空間打造。Log road 代官山不一樣的風貌,空間打造,用電車,鎌倉第一次到東京。Tenoha 只開五年,放一片葉子在手上的意思,四周有不一樣的店,出租空間,辦公空間出租,一個位子等。Niko and ...
用雜誌的編輯手法展示一間店,一進門就是一個風貌故事,#波特蘭 整個主題的打造,前陣子雨季就有雨季的主題,露營的主題等。市集介紹: 東京市集:代官山 蚤之市,鳥屋書店旁邊。區域的地方、風格,會影響一個市集的感覺。農夫市集:各種小農用心布置每個攤位。東京 蚤之市:可以玩一整天,用生活風格店,手要快狠準,日本各地來的人來擺攤....還有戶外戶內的活動。書內頁的日本伴手禮還是請插畫家nick來畫,可愛面膜、庖丁菜刀、兒童手錶。
1. 我們不必然都要成為設計師,卻都可以再設計裡學習到很多東西。
2. 精神富足,作品才會豐富。
3. 讓人感受到你的專業。
為學日益,為道日損(一方面加法,一方面減法),每個人都有著獨一無二的,但是每個人都可以被取代。我們必須思考:我們的時代、我們的年紀、我們要做什麼
提三款時代要過去了,應該過去了:先充分討論再去做設計,不需要亂槍打鳥無止境的提案,更長期的格局去規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