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9日 星期五

吳東龍老師 / D10410802

吳東龍老師此次的演講,講到自己的經歷和心得體會,從喜歡、擅長並且對眾人有用的方向出發。從網頁色彩到當兵到故宮博物院工作,再到出版社,後來自己出書,跟著吳東龍老師的演講節奏慢慢聽下來,發現對其觀點和想法有非常多的共鳴。譬如,年輕時候的行動大過想法,年長時候變得想清楚而後行;設計要做不單純的設計,需要融入更深的思想和更高的眼界,要了解行銷的學問和策略;廣闊的格局和前瞻性的思維對作品的幫助是不可忽視的,這些都離不開書的角色。

堅持寫東京的執著,堅持旅行中的設計。分享東京的複合式生活商店,比如,代代木、IDEE Shop、TODAYS SPECIAL等一些新型的概念式商店,講述了商店本身以及附屬於商店的消費和服務。帶大家領略了東京設計的縝密和創意,體會了東京真正的設計生活。透過這些分享,我最大的體會其實是,一個人對平常事物的敏銳度原來可以這麼高,這也許就是善於生活吧;而我們的迷茫常常來源於想要的太多,而堅持做的卻沒有;即便你擁有好奇心,定下高標準,準備好創新,有了寬廣的思想格局,卻沒有行動力也只是一場空。

要懂得享受生活,從生活裡獲得並積累設計和創意。「去一間餐廳時要點最貴的餐點」,這句讓人突然悟到這個選擇是還不賴啊。「鱷魚式的獵物方式」也讓人感到驚喜,體現了吳東龍老師本身的思維和態度。最後「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求學的人,其知識要逐漸的增加;而求真理的人,要逐漸減少自己的主觀意識和思維見解,也即是追求則需要積累,追求智慧則需要拋棄原有的觀點和經驗看待問題。

去書店翻書時,發現吳東龍老師《東京設計100》的目錄也是非常逗趣,一種讓人會心一笑的小幽默。這應該是他對細節要求嚴苛的表現之一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