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公平的資源莫過於時間,每個人每一天同樣只擁有24小時,每一天能否運用得精彩,端看個人對於人生的規劃和熱情。講師和我們分享「時間不夠,就來創業」,當一般的上班族,是用自己的時間做別人要你做的事,而創業,則是花自己的時間去做自己要做的事。看事情的方式是完全不一樣的角度和層級,創業可以使人在制度外生活,但也代表著跨出了那個可以保護自己的圍籬,未來需要獨自去摸索很多事情。講者分享的創業心得和心路歷程,讓我們瞭解如果未來選擇創業,可以少走哪些冤望路。只要掌握成功要素,創業不見得時時艱苦,它會是世界上最棒的工作。
創業是靠吃虧長大的,時間就是成本,呼應講師一開始分享時間不夠用的說法,時間不只是人生最重要的資產,對於創業來說更是重要。一切從簽好時程和報價後,設計才開始執行;設計有一套流程在跑,要讓客戶知道整個服務流程細項,價格不只是落在最後會產出的結果上,而是經由設計,客戶在未來可以減少成本和增進服務品質的價值上面。
創業要意識到客戶在想什麼,產品規格設計得很完美不能代表什麼,消費者願意買單才有意義。很多時候要以顧客的角度切入,從顧客的環境、文化或體系當中找到他們獨有的價值,透過洞察用戶行為,使用適當的設計語言跟他們互相溝通,才能有效發揮設計的影響力。
交易成本架構可以在企業進行策略思考時給予一定的幫助,以直接成本來說,永遠都會有更便宜的產品,所以找出消費者的價值認知顯得相當重要;以搜尋成本來看,議題操作和廣告的重要性不容小覷,有足夠的曝光會讓消費者在購買的時候更有信心且更加安心;而道德危機成本講究的是企業的誠實,與消費者建立信任的關係;專屬陷入成本則是可以時時提醒企業掌握自己的優勢,從建立消費者使用習慣開始,養成客戶,培養忠誠度,成為有吸引力的品牌。藉由這次的演講才瞭解到企業的運作有這麼深層的模式在推動。創業需要熱情,更需要有系統的發揮這份熱情!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