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老師一路闖盪,過程艱辛,也從這場演講學習到設計師該有的態度與時時反思的重要性。對於老師提及的「人格特質比設計能力更重要」深感認同,除了設計能力的自我提升,如何與人相處、如何讓人想找你合作比什麼都來的重要,可能是擁有好相處、討喜又被需要、不排斥不會的事物且勇於嘗鮮的特質等等。或許在學校已有團隊合作的經驗,但從離開學校踏入職場的那一刻起,「合作」會緊跟著我們,不論任何設計工作都必須透過跨領域的結合開發產品,與人的溝通更是無可避免。
而設計能力應用在產業才得以完全發揮,選擇能夠讓自己成長的團隊繼續往前邁進,駱老師從CUCKOO到品研的轉變,除了發揮個人優勢、精實自我之外,也將環境優勢納入考量,並反思環境對於自我的影響,進而思考策略,找出商機。以台灣竹為例,老師蒐集其他國家與台灣竹的差異,分析台灣竹的特色與優勢,甚至是製作的工法等等,為品研找到了出路,到國外參展時脫穎而出,為作品述說一個擁有台灣味的故事。
更重要的是老師在展覽時將自己扮演成設計師兼業務員的角色,不只行銷作品,也行銷自己,讓自我的品牌不再僅限於設計圈、不再只是讓設計師看見自己,不僅如此,包含個人簡介與作品介紹的媒體包、DM、型錄等一併準備齊全。非常佩服駱老師的思想縝密與策略思考,將自己準備好,把握機會讓更多人看見自己。很開心能夠在還沒踏入職場前吸取如此寶貴的經驗,未來我們還有很多事物需要學習,除了對設計作品的堅持,設計師該有的態度與獨特的人格特質也須慢慢培養,已經不再只是設計而已了,在學校可以只做設計,但出了社會,什麼都要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