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請到品研設計總監駱毓芬來告訴我們設計的企劃與策略,經過這場演講,才了解到商展與設計展的不同之處,我們都知道設計需要行銷,但卻不了解在行銷路上的技巧,除了有好的設計概念跟外觀,我們也應該要注重產品的銷售方式,老師說,我們要將自己設定為為業務而非設計師,不是單單介紹作品,而是要去思考如何販售自己的商品、如何去鋪路讓作品可以達到最好的收益,能夠在國際上販售,而不只是參加展覽,秀外觀跟設計,如果產品能夠有好的企劃準備,那麼將不用去壓低成本,一樣能夠把商品銷售一空。
每件案子都是要事先準備的,根據不同的客戶、不同的需求,來給予個別的回饋,老師舉了他曾經為有錢人設計的案子為例,沒想到極有錢人在身邊充斥名牌和高檔貨的生活中是會感到乏味的,同樣的品牌跟相似的商品太多,看多了也會讓人覺得無趣,因此如果有產品能夠特別為了自己做到符合的品味、喜歡的質感,那麼不只是買一項產品而已,還能做到客製化的商業模式,因此有很多全方面包好的案子,買房子不只是買房,而是連裡面的隔間、家具通通專為客人打造。
在設計過程也要先找到自己的優勢,才能突顯自己,就如駱毓芬老師以自己身為女性為優勢,能比其他男設計師設計出更優雅、柔性本質的作品,又或是以文化故事為特色,利用台灣竹的品質可以做到竹子劈開而不斷裂這一點,創作出一系列富有台灣特色的作品。如果沒有找到自己的特色,會有太多同樣性質的競爭者將機會分散,而現在已經不是能夠單打獨鬥的時代,我們必然要學會團體合作。因為找到一群能配合與自己得夥伴很難,所以不如自己轉換,去成為能夠被需要的人,機會自然會來找自己。在這激烈的戰場上,合作才是成功之道,敵人越少越好,如果能夠化敵為友,就不用彼此削價競爭,還能結合兩者優勢,一起賺更多錢,利用別人的手與腦來完成自己想的策略,打造各方受惠的藍圖。我很佩服老師的學習精神,從一開始沒有經驗的設計師到最後能夠透過完美的企劃技巧讓產業獲利、不停發展,一路上碰到的各種困難都因毅力而解,不管是產品報價、國外展覽經驗、企劃案編寫,很多不曾碰過的都靠自己努力從頭學起,儘管吃了不少苦卻不鬆懈,不斷思考未來的路,這是非常值得學習的。
在設計過程也要先找到自己的優勢,才能突顯自己,就如駱毓芬老師以自己身為女性為優勢,能比其他男設計師設計出更優雅、柔性本質的作品,又或是以文化故事為特色,利用台灣竹的品質可以做到竹子劈開而不斷裂這一點,創作出一系列富有台灣特色的作品。如果沒有找到自己的特色,會有太多同樣性質的競爭者將機會分散,而現在已經不是能夠單打獨鬥的時代,我們必然要學會團體合作。因為找到一群能配合與自己得夥伴很難,所以不如自己轉換,去成為能夠被需要的人,機會自然會來找自己。在這激烈的戰場上,合作才是成功之道,敵人越少越好,如果能夠化敵為友,就不用彼此削價競爭,還能結合兩者優勢,一起賺更多錢,利用別人的手與腦來完成自己想的策略,打造各方受惠的藍圖。我很佩服老師的學習精神,從一開始沒有經驗的設計師到最後能夠透過完美的企劃技巧讓產業獲利、不停發展,一路上碰到的各種困難都因毅力而解,不管是產品報價、國外展覽經驗、企劃案編寫,很多不曾碰過的都靠自己努力從頭學起,儘管吃了不少苦卻不鬆懈,不斷思考未來的路,這是非常值得學習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