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開始老師開宗明義的說明了一個人想要有高水準就要訂一個高要求,這句話不只適用於設計上,生活也是如此,老師講的餐廳例子很有趣,要點最貴的菜,這樣你才能夠知道優質與劣質的區別,而在設計上,與不同的公司不同的行業接觸,時間久了,自然也就能夠準確的知道好與壞。老師講了很多有關設計的事,有關雜誌,有關旅行,這些其實都是可以發生在每個人身上的,老師用了自己生活中的例子給我們很大的啟發,而作為一名設計師不能夠只待在自己的小窩裡,而應該多出來走走看看,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所見所聞都可以成為自己工作中的一份靈感來源,這點我非常同意,一個好設計應該是來源於生活的,因為它終將服務於生活。這應證了老師的那句話,精神富足,作品才會豐富。
如果說前文說的都是生活,那麼接下來就是對於老師敘述的關於對工作的感悟,做設計對我來說一直是一件快樂的事,而吳東龍老師也說了對於自己的工作,應該喜歡,擅長,對眾人有益,這不就是作為一個設計人應該對待工作具備的條件嗎?但是光有熱情也是不夠的,老師告訴我們需要多多思考自己的設計,謀定而後動,把事情想清楚了再做,很多時候我們缺乏深層次的思考,到時做出來的作品形同雞肋,我們也需要多多與人交流,讓別人能夠讀懂了解自己的設計,而不是一味的自視清高也不是一味的人云亦云。要讓顧客感受到你的專業,用更精準的提案來說服顧客,提高自己的效率
再次謝謝吳東龍老師這次的精彩演講,讓我受益頗多,也感謝董老師給我們這次機會聽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