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19日 星期一

邱亁珉老師 / M10410302

        服務設計師的設計師,雖然以前想過搞不好有這種服務業,還真沒想到真的有,邱老師提到,當初也是幫忙幫忙就待到現在,一開始也沒想過原是設計師的人會轉為服務設計師的設計師,並把台灣的設計推向國際。
        台灣設計師,大多依附於產業結構底下,整天埋頭設計,具備時代洪流埋沒,由於產品週期短暫,加上不重視設計人員,故即便有優秀的設計,也不知出於何人之手,更無須談設計師是否因此出名,有聽說政府等有關單位也有協助設計師發展的舞台,但出於諸多限制,反而使藝術工作者、設計師卻步,做起事來也綁手綁腳,邱老師希望能透過台灣設計師連線幫助設計師打響自己的名號外,推向國際並促進設計產業體質改善,有利於設計師與產業均衡發展,並對國際展現台灣的思維與風格,這對正在通往設計師路上的我們來說是相當有助益的。
        老師也分享跟日本人的合作經驗,原先日本人以為用3D畫得出來,卻可能做不出來的模型,台灣設計師搞出來了,令日本人十分驚訝,老師亦分享不同國家國情不同,在規劃設計展的過程中遇到的種種困難,如法國人───浪漫派的民族,放假的時候找不著人,上工的時候又不鳥別人正在休假,當邱老師在日本渡假時,還打國際電話催資料,拍的照片也要符合商業攝影規範,不然會被批不專業;至於一板一眼的德國人也蠻妙的,老師要個石膏板當桌子的桌面,那老闆一口咬定不行,還折騰半天才答應外送一塊,妙的是用腳踏車外送員外送,以老闆的專業的確不懂台式思維在想甚麼,不過也可一窺不見得老外就比較開放,甚麼都可以嘗試,還是有成見。
        演講中關於日本奇特的景象,東京設計週其實日本設計師不太喜歡,反倒是利用展期在周圍自己辦展覽或參與周遭的設計活動,吸引外國人藉機登上國際,聽起來蠻奇特的,這跟老師提到的另一個展覽聽起來有些相似之處,義大利米蘭設計展與衛星展,也是在主展附近會有副展或其他展覽的聚集型展覽,產覽規模之大,沒花幾天時間根本看不完。
        看到老師為後輩、為設計者不辭辛勞的付出,就是讓世界知道台灣設計的好,慢慢改善消費者思維,促進產業與社會心理發展健康、活化,而跟上回演講雷同的是,設計的思維、生活與職業無關,就算不是設計師也要果有設計感的生活。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