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7日 星期三

吳東龍老師 / M10410119



  喜歡於日本行旅的設計師吳東龍,啟迪我們在生活中廣泛接觸不同的領域,並想辦法投入所喜歡的事物之中,而旅行則是生活與設計之中不可或缺的養分,更藉旅行切換生活與工作的方式,有助於自己隨時充滿動力,旅行途中的人事物更能對自己產生多重刺激,因此無論何時何地都不要忘記觀察,品味與喜好便是潛移默化之中長時間培養而成的,也只有多看才能分得清好壞。並享受生活中那些數不清又微不足道與設計相遇的故事:無論看電影、出門剪頭髮,諸如此類平常習以為常的小事,其實都充斥著設計的細節。



  之所以在生活與旅行之中觀察,是因每一年我們所居所的這個城市與世界都在改變,因此必須不斷去思考其與自己所學的本領又有什麼樣的關聯與影響;思考時代疾速轉變演換的過程,我們所擁有的能力是否依然被需要?而又是什麼樣的能力,才不會被時代所捨棄?因為每個人都有著獨一無二的本領與特質,但職場裡沒有人是不可被取代的。

  

設計師的言談之間總能牽引我們的共鳴,如同我們享受參與嘗試不同面向的工作,不僅僅只是學習新的事物,更能感受成長所帶來的收穫,並期待著能與不同的人群認識,有意無意之間我們都在發覺生活中的美,並發掘生活周遭仍欠缺美感的部分,然後去思考企圖改造它的意圖,如此在生活中培養看事情的深度、廣度以及態度,這些每天在生活與工作中所累積的經驗,都會在無形間讓自己成就為處事更幹練俐落的人。也唯有成熟而足以獨當一面的人,才能作為一名真正的大人。而如何看待生活與旅行的態度,更成就自身看待商品與工作的態度。

  

關於其對設計流程的建議,吳東龍簡明指出「凡事想清楚了再做」,先行縝密思考有助提升做事情的效率。我們可以慢條斯理專注於處理事物的細節,但務必要先全盤思考了再動手去做。深思熟慮,並心繫著無時不去思考他人是否可以理解相同的感受脈絡。

然而工作沒有什麼規則,如果希望能得到最好的成果,就應該要能夠嘗試不計成本投入自己的時間與心力,因為你的作品即代表著你。

  我們的每一個決策與發展,都代表著個人品牌的經營。而我們可以做的,便是任由自己的身體與感知去享受每一段與設計的相遇,感受其於美好情境中的生活感知,並想辦法將不好的事物轉換為美的體驗。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