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8日 星期四

吳東龍老師 / M10410112

這次非常有幸能夠聽到吳東龍先生的演講,過去我曾看過《設計東京》這本書,也很喜愛他以不同的風格與角度去介紹東京,除了書籍的設計與編排很講究外,內容也不同於一般的旅遊書,擁有更多的細節與面向。所以在演講之前,就非常的期待這次又能讓我獲得什麼新的知識與體驗。

演講開始,吳東龍先生先分享了個人在職場上的經驗。他提到過去曾被老闆問到:「你是不是只懂設計?」,一般人聽到這句話普遍的反應是感到氣餒或不悅,但是這反而激起了他學習的動力,後來接觸了故宮博物院的工作時,更是積極嘗試不同領域的事務。我也認為身為設計師能懂得不能只有設計,如果我們無法充實生活、體驗生活。多接觸不同的領域與人事物,多拓展自己的視野。那又如何做出好的設計呢?如果其他領域的人也懂得設計,這樣是否就輕易的被取代了呢?經由吳東龍先生親身經驗的分享,也讓我省思了這個問題。設計師必須要多方體會和感受,不只創作還要學習,而學習和閱讀也不能中斷與停止。


過去我曾造訪過東京兩次,但對於東京這個城市我仍充滿了好奇,我認為自己還未曾細細品嘗過這個充滿魅力的地方,去仔細觀察城市的每個角落,在這塊土地上生活的人們。吳東龍先生也提過東京有太多東西可以分享,他出了這麼多本介紹東京設計的書,總覺得還是有許多東西可以分享。所以這兩次的旅遊中,我雖然有許多寶貴的經驗,但仍覺得不足,有機會更是想要再次造訪這個與眾不同的城市。我喜愛日本的文化與設計,在東京,設計如影隨行。無論是街頭的看板、路上發送的廣告傳單、電車上的廣告欄、街道上的店家…等都能看到各式各樣的設計與風格,刺激了我的視覺感官,激發了我腦中的靈感。東京的設計不僅僅只有視覺上的美觀,它也兼顧了實用性與人性化,處處可以看的到以人為本的好設計。公共場合裡有許多無障礙、通用設計。店家對於顧客有許多貼心的小設計,像是本次演講中提到的東京車站飯店裡的報紙架就是個十分好的例子。魔鬼就藏在細節之中,細細品味,就能從中感受到不同與驚喜。未來如有機會再次造訪東京,我還想去多體驗不一樣的店家與設計。

我覺得這次吳東龍先生帶給我們的不單單只是設計分享或是旅遊經驗,而是一個生活的態度,將設計結合旅遊,在旅遊中學習與體驗,創造新的創意、激發新的靈感。而這些經驗的累積對於未來的設計創作勢必會帶來影響,使自己更加成長。短短了兩小時內,我彷彿又造訪了一次東京。演講尾聲,有幾句話更是讓我印象十分深刻:「我們不必然都要成為設計師,卻都要找出設計生活的方式,從生活裡累積創意的存摺。」、「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我十分欣賞吳東龍先生對於生活的態度,願未來我也能追尋到屬於自己的的大人味生活。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