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7日 星期三

吳東龍老師 / M10410104

兩三年前因緣際會聽過老師的演講,對老師的設計東京並不陌生,但是兩年前與兩年後,感受到的東西完全不同,這次深刻體會到的是,老師能夠專注在ㄧ件事情上的毅力和決心,這是我們出社會後不可避免的,必須要找出自己的設計專長,更要不斷的鍛鍊讓專長能夠變成專業。雖然老師這次依然是在分享同一個城市的故事,這些都是透過堅持不懈的關注,讓我們能夠身在異方,卻能擁有親自遊覽東京的深刻體驗。

演講的ㄧ開始,老師提出了許多反思,在這些反思中,我也視試著是反省自己,是不是成為了自己想成為的設計人才。舉例來說,最開始,老師提到:「設計就是ㄧ連串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自己在每一個設計案中,到底找到使用者最確切的需求了嗎?真正的提出了讓使用者滿意的解決辦法了嗎?另外「好奇心」、「高標準」、「跨領域」是老師認為是設計師最需要的三個條件,不可否認地,我認為我自己的好奇心還不夠支撐高標準的個性,甚至在跨領域的部分,仍然是僅懂皮毛而已。

透過這些提問,讓我更想知道老師是如何在這三個部分努力的。吳東龍老師說他的生活是「設計」、「寫作」、「演講分享」組合而成的,透過「旅行」和「設計」碰撞出火花,不同的旅行和活動的經驗,可以塑造不同的自己,每個過程都是很重要的。

另外老師強調「多思考,建立自己的觀點。」是非常重要的,老師分享他的設計觀點都是透過「閱讀」、「旅行」、以及「思考」建立而成的,不思考的人,就算閱覽的再多,也不過都是別人的看法,設計師不該、也不能如此。

在整場老師的「100の大人味發見-計城市的設計漫遊」分享,並不是一味地告訴我們東京很好,枯燥地列出各種東京特別的地方,而是分享親身的體驗,讓我們在一個時間軸上,去認識東京的過去、現在、以及未來。在每一次遊東京的過程,非常細膩地觀察生活中的各種細節。透過這些過程的累積,塑造不一樣的自己。

在分享設計東京之後,老師說:「一座城市的美好,會讓你相信,每個人都值得擁有好生活。」感受好設計,能夠給予我們這些設計師,要讓世界變得更好的決心。

整場演講下來,收穫最多的,不是東京是ㄧ個怎麼樣的設計城市,而是吳東龍老師「堅持設計東京」的決心和過程。當然也的確因為老師不斷努力的過程,讓我們更容易、也更能深刻體會東京設計的細膩處。這是ㄧ場值得反思,又能增廣見聞的好講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